習近平總書記指出:“弘揚愛國主義精神,必須尊重和傳承中華民族歷史和文化。對祖國悠久歷史、深厚文化的理解和接受,是人們愛國主義情感培育和發展的重要條件。”清明節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,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個性特征、精神風貌和文化標識,具有廣泛的群眾認同性和深遠的價值引領力。
在清明節來臨之際,戲劇影視藝術系師生充分發揮專業優勢,創新傳承形式,煥發時代特征,把反映歷史文化名人和革命烈士的原創舞臺劇、影視劇,精心制作成《清明時節 追思先輩》和《清明寄哀思 初心永傳承》、《清明寄哀思 文脈永傳承》兩個系列共十六個短視頻,在學校融媒體中心公眾號自4月3日開始陸續發布,在學校師生中引起較大反響,激發了學生對革命先烈和文化先賢的追思緬懷之情,是一次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。中國教育報、邢臺網、邢臺發布、學習強國等多家媒體公眾號、平臺和客戶端都進行了轉發。
近年來戲劇影視藝術系把區域內優質歷史資源和紅色資源,都納入到教學體系中,形成了思政教育和專業教育同向同行的育人體系,充分發揮“課堂舞臺化、舞臺社會化”的專業特色,創作出一系列觸及師生靈魂、價值引導、精神引領、審美啟迪的優秀戲劇影視作品。
戲劇影視藝術系副書記楊群波表示,邢臺學院有112年的辦學歷史,紅色資源豐富、歷史文化底蘊深厚,在弘揚中國革命精神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上,理應發揮高校應有的作用,戲劇影視藝術系在傳承形式上要不斷創新,在轉型發展上要勇于擔當,在新文科融合創新建設上要敢于探索,只有這樣我們的作品才能符合新時代文化特征。